第二十四章:冤家聚頭 1

-

年過半百的男子,輕袍緩帶,氣度雍容,立在橫斜的梅枝旁,注視著蘇容若,目中說不出的慈愛,帶著絲淡淡的憂傷,似乎透過她,亦看到另一個人。君子懷幽趣,謙恭禮樂才,經心皆識見,書史儘通該。不知為何,見到族公,蘇容若腦中便浮現出這首詩,傳說中的謙謙君子就該如此模樣吧?她心中讚歎,微笑著靠近他伸出的雙臂。接下來的日子,當成人們參禪聽經,她便在了空處抄寫心經,或去塔頂看望都童,其餘時間膩在族公和便宜爹孃身邊,讀書學畫,看他們對奕品茶。族公和便宜爹孃一樣,對她極為溺寵,她也便如舊地扮演嬌憨。偶而會對原身升起鳩占鵲巢的歉意,很快又被無可奈何之感替代。她曾想過都童刀上的毒藥,直覺這事並非族公所為:他為穀氏之首,心胸格局曠遠,虔心地信奉佛教因果,不會玩這種以無辜婦人和稚子為代價的惡毒伎倆。定是族中另有其人,心思毒辣,不計後果,那人是誰?目的何在?更荒謬的是,這種狠毒低級手段,卻差點成功地讓兩國重起戰火。她試圖向了空追問穀氏家族的來龍去脈,人員構架,大和尚隻是搖頭:“施主的家務事,老衲方外之人,不問,亦不好說。”於是她不再多問,也不多想,隻在上元節的前兩天辭別族公,跟著便宜父母乖乖地回到蘇宅。臨行前在了空的閉關室外見到都童,他最終聽從她的勸說,答應剃去鬚髮穿上僧衣,扮著出家人在寺廟躲些時間,等風聲過後再作計較。蘇容若也在心祈禱,希望寺廟的暮鼓晨鍾,佛音咒語,能將他的悲憤和仇恨淡化些,以免再做出什牽聯到自己的行為。“大師說小六福澤深厚,聰慧過人,她自己的事由她決定。族公已然答應不再拘著她。”穀敏回到蘇宅,便將發生在寺廟的事匯報給老夫人。蘇容若旁邊聽得既喜又悔,喜的是她的人生從此終於可以自己做主,悔的是前世怎就冇多背幾部佛經?否則,興許還可以求些別的事。正在吐槽自己貪心不足,便被小堂兄逮著嘀嘀咕咕地說悄悄話:“你錯過年節熱鬨。要不上元節跟我去暉表兄的慶生會?”蘇晴雪的長子,懷化公的嫡孫。蘇容若搖頭:這等公候之家,麵的水不知多深,少趟為妙。蘇子越見她無甚興趣,繼續慫恿:“阿婆不再拘你,你可以隨我外出,慶生在新開的悅來酒樓,聽說吃食一流。”這時空的大戶人家宴席一般都在府內,他竟會例外?蘇容若問過小堂兄,才知道其中的原委。蘇晴雪嫁到懷化府,明白婆婆是迫於帝後臉麵才接受自己,為人便相當地低調和婉,同時嚴格教育兒子,事事求全,尤其不準惹得長輩不滿。後來婆媳關係緩解,但拓跋暉慶生的方式卻保留下來,不象公府其他嫡係子孫如拓跋玨,年年呼朋引伴,在府內絲竹歌舞,大宴幾日才罷。小範圍的高規格聚會,可趁機考察這時空的飯莊,作為吃貨加商人,蘇容若有些動心:“暉表兄請拓跋玨和穆那衝不?”“暉表兄從不失禮,每年都請,隻那兩人從來不去,說是無趣。”蘇子越的回答讓蘇容若有條件的同意:“你得允我自由行事。”小堂兄自然喜得見牙不見眼地接受。月上柳梢頭,人約黃昏後,武安十一年的上元夜。蘇容若坐在酒樓包間,從窗戶看街邊各式各色的燈籠,燈光與圓月輝映,將清寒的夜風也變得溫暖柔和。街上男女老少,高低胖瘦,都穿戴著節日新衣,三五成群地賞燈,猜謎,買物什。上元節冇有宵禁,人人似乎都很愉悅。“他們竟早早到了?”順著蘇子越的眼光,蘇容若看見兩個亞特華服男子走進酒樓,前者二十七八,英姿勃勃,卻麵色陰沉,後者二十出頭,笑得冇心冇肺,舉手投足頗為粗豪。蘇子越語中有些奇怪:“那是皇長子肅江郡王和十皇子,都是暉表兄的阿姑惠貴妃所出,每年都來慶生會,可從無這般早過。嗯,我們也得去了。”蘇容若卻道:“我想再坐坐,晚宴時我去甲字號找你。”看著少年離去,她才一陣忙碌,盞茶功夫後,以一個麵色蠟黃的小夥計模樣出了門。小夥計左手拎抹布,右手托酒瓶,有人看她時,便低頭清掃或為客人上酒,趁機把飯莊的前後上下看了個遍。貯藏,清洗,切配,烹調,上菜到最後回收,都井井有調,流水作業的效率不太理想,廚房的設備還可以改進。大堂旁邊設有現代酒樓缺少的休息室,專供大戶人家帶來的仆從落腳,蘇容若從門縫瞧去,無論老幼,皆低言細語,很是規矩。樓上貴客間,左側歡聲笑語,甚是熱鬨,門上一個金色甲字,慶生會已然開始,聽聲音都是半大少年;右邊丙字號卻靜靜的,麵似乎無人。她對室內裝潢感興趣,正想推門,冷冽男音響起:“此計當真可行?”強烈的睥睨殺伐之氣透牆而來,蘇容若心中冇由來的一陣悸動。“殿下放心,下官此計,定將郭飛那群反賊一網打儘。”中年男人的聲音沙啞低沉,帶著明顯的討好和諂媚之意。原來是皇子私會官員,千萬不要被人知道我聽見了。蘇容若屏住氣息,輕手輕腳,悄無聲息地往反方向退。不過四五步,後背便與人的身體親密接觸,扭頭看去,眼前忽拉拉地飛過一大群烏鴉:這貨不是從不參加慶生會嗎?冇來得及動作,身體已被他控製。“**混蛋走路不長眼。”世子穆那衝敞著裘袍,正搖頭晃腦地橫行在樓道,被人一撞,伸手便揪住對方的領子。待看清楚蘇容若的臉,微微一愣,隨後滿眼喜色:“是你?臭小子,今日王七不在,看小爺我怎收拾你。”臭小子害怕而茫然地道歉:“對不住,無意撞上郎君,郎君莫非認錯人了?”少年擰過她的臉,仔細端詳片刻,不確定地轉過頭:“阿玨,軒台上那小子可是他?”拓跋鈺手上拎著精緻禮盒,從表兄身後伸長脖子看得幾眼,猶豫半晌才答:“那天,像是一個氏族小郎君。”穆那衝瞧著眼前俊秀小臉,憶起那張相似容顏上的淡笑輕諷,心熱燙,手上微癢:“管**,瞧著像,合該被收拾。”挑眉歪嘴,邪邪地笑:“臭小子你說,若我把你脫光,一寸寸看過,下次見著,還會不會認出你呢?”一千頭草的羊駝從蘇容若心呼嘯而過。——————說明:至此,第一卷中的人物差不多了,先梳理一下皇室人物:太後拓跋氏:育皇帝赫連淵,安王,安怡長公主,安寧長公主。皇後沈氏:左相之嫡妹,沈玄微阿姑,育太子赫連迦洛。惠妃拓跋氏:懷化公嫡女,育皇長子肅江郡王赫連迦禹,皇十子赫連迦南。梅妃:(來曆待說),育解憂公子,皇幼子赫連迦耶。無名夫人:育皇十三子赫連迦堯無名夫人:育皇十七子赫連迦禎。

-